2024年12月27日

特稿| 各位讲道人,你做到了"上山下海"宣讲天国的福音了吗?

作者: 李世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4年12月24日 14:41 |
播放

信徒对讲道的巨大期待和令人失望的讲道现实

对于任何一所教会来说,讲台服事都非常重要。对于很多信徒来说,讲道或者说听道更是其教会生活的核心——讲道开始了,那聚会已经开始了;讲道结束了,那说明聚会也马上就要结束了。虽然教会的聚会和礼拜有着很多个环节,但是信徒们却唯独把讲道分别出来。由此可见,信徒对讲道有着多么巨大的期待。

但是与很多信徒对教会的讲道抱有很多的期待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很多教会的讲台服事问题多多——常常出现讲台上讲道人讲自己的然后讲台下听道人听自己的情况。至于听道人究竟听进去多少,然后又能够留在心里多少,这个可真就不太好说了。

为什么很多信徒对教会的讲道不满?为什么很多讲道人也很努力地预备讲道并且宣讲了,可是却并没有产生他们所期待的效果?

一方面,固然有信徒自身的问题,这个我们并不需要否认。人生在世,难免会受到世俗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人手一部手机成为了标配,甚至有不少人持有两部甚至三部手机。网络文化、手机文化、享乐文化、物质至上主义等世俗文化都对今天的基督徒们构成了极大的冲击。但是,对于讲道人来说,他们能够做什么呢?

讲道与现实环境和社会的连接非常重要

为什么即便讲道人很努力地预备了,但是最后却发现讲道依然达不到信徒的期待?或许可以从这里找一下原因,那就是讲道是否缺乏与现实环境和社会的连接。

在讲道方面,耶稣是所有讲道人最优秀的老师,并且没有之一。

比如马太福音13章当中,耶稣向着门徒们宣讲了一系列关于天国的比喻,这些比喻让门徒们印象深刻。之所以能够起到这么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信息对门徒们来说非常新颖,在这之前他们可能从没有听过,另外一方面,则和耶稣的讲道艺术非常有关系。

比如耶稣所讲的第一个比喻是撒种的比喻。不少人可能会疑惑——撒种的比喻有什么很稀奇或者说特别的地方吗?有的,答案就是耶稣讲撒种的比喻(当然也包括其他的比喻)非常“接地气”,或者说耶稣的讲道非常注重讲道内容与现实环境的连接。撒种的比喻里的几乎所有具体内容都与以色列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体来说是与以色列百姓的耕种有直接联系。在巴勒斯坦以及周边区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大麦和小麦。那么以色列百姓是怎么种植大麦和小麦的呢?在两千年以前那个年代,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是用手来手动播撒小麦和大麦。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样一幅场景:农民站在田地当中,稍微弯下腰来用手把大麦或者小麦播撒到田地中。因此在播撒种子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有一些种子会随风飘散或者播种者没有控制好而让一些种子落在田地旁边的路旁。所以耶稣才会说:“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第四节正是根据这一点而讲的。巴勒斯坦这个地方平原很少,许多田地旁边就是小山和丘陵,因此很多田地都是由以前的石头地开荒而成的,田地表面的石头或许已经清理干净了,但是在土壤中还是隐藏着很多的石头。第五节和第六节正是由此而来的——“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因此,耶稣给众人讲道的时候,他们一定能够听得进去并且很可能还会听得津津有味——因为,耶稣所讲的内容很大一部分就是他们自己的生活。

耶稣的讲道艺术——上山下海,传讲天国的福音

四福音书当中记录了很多耶稣的讲道,虽然基本上只有片段而非完整的讲道内容。但是如果我们留意一下耶稣的讲道地点的话,我们可能就会非常惊讶地发现耶稣讲道的地方真是五花八门——既有传统的圣殿,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教会,更有山上、海上、园子里、湖边、道路旁边、一些人的家里等等。

在圣殿(教会)和家里讲道并不稀奇,稀奇的是除了这些地方之外,耶稣还在山上、海上、湖边、道路边上讲道。比如马太福音13章当中一系列天国的比喻就是耶稣在海边讲的,具体来说是在海边的一艘小船上。而著名的登山宝训,顾名思义,是耶稣在一座山上讲的。如果说登山宝训是山上的福音的话,那么天国的比喻则可以称之为海边的福音。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年耶稣讲道的场景:

场景一:耶稣坐在靠近海边的一艘小渔船上,向着站在海边的众人平静而有力地宣讲天国的奥秘,耶稣讲得很平静,但是人们却听得如痴如醉、津津有味,其形象犹如一幅风景画。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圣书的文字记录把这样的场面画下来。

场景二:耶稣跟很多人来到了一座山上,并且来到了山顶。耶稣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门徒们围坐在耶稣旁边,形成了一个圈,然后还有很多人则在距离耶稣稍远一些的地方,或站或坐。从耶稣的视角看来,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坡上分布着一些树木;近处的地面上却有一些小花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盛开了,其中有一些百合花点缀在其中;除了鲜花之外,地面上还有许多许多不知名的野草;天空中则不时有几只小鸟飞过……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耶稣才能够讲出来不要忧虑——“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 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

给讲道人的小小建议:注重讲道内容与现实环境和社会的连接

通过上面的耶稣讲道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耶稣在讲道内容与现实环境和社会的连接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而如果讲道人希望自己的讲道能够变得更加优秀的话,不妨参考一下耶稣的做法。要知道的是,每一个人都不是活在过去,也不是活在未来的,所有的人都是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虽然过去(历史)和将来都非常重要,但是常常对人们来说更加重要的却是现在。具体来说,就是现在的处境如何,比如现在的社会文化是怎么样的、社会环境是怎么样的、社会潮流又是怎么样的、哪些事情会对基督徒造成比较大的影响等等。

读书的时候我们可以并且需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是讲道的时候我们却不能这样。我们首先要扎根于圣书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眼观四面,耳听八方”。作为讲道人,我们既需要熟悉圣书真理,也需要了解世界和社会,这样才能够深刻地发现信徒的真实处境并且尝试用圣书真理来解释和回答人们的问题和需要。通俗来说,就是要“一只手拿圣经,一只手拿报纸”。

为什么在很多教会当中常常会出现“讲道人讲自己的,然后讲台下听道人听自己的”情况?对于讲道人这边来说,原因其实非常简单——信徒认为讲道人讲得内容跟自己没有关系。而人对跟自己无关的事物是很难提得起兴趣的,即便信徒的姿态很好——不论如何我都要仔细聆听,但是一则听不懂,即便听懂了也会听得昏昏欲睡,不知道在哪里就开始走神了……

很多讲道人非常有追求,正是因为有追求、很想提高讲道水平所以会不断“内卷”,从神学上、方法上、圣书本身等很多方面不断提升,希望以此达成更好的讲道效果。但是对于讲道人来说不妨换位思考一下,信徒究竟需要什么?讲道人的讲道思维和模式有时候或许也可以改变一下,从“我想给信徒什么”变更为“信徒需要什么”。讲道人既要“上山”,也要“下海”,而不是一味地坐在教会里。



图片来源:Alex Siale via unsplash.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